close

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的各種問題,尤其現代人工作家庭壓力大

容易有以下狀況:

廣泛性焦慮癥,憂鬱癥,抑鬱癥,恐慌癥,強迫癥,躁鬱癥,腸躁癥,膀胱過動癥

並伴隨頭痛,眩暈,失眠,臆球癥(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胃食道逆流,耳鳴,睡覺一直醒,胸悶,胸痛,心悸恐慌,吸不到氣,易喘,胃脹胃痛,腸躁癥,頻尿,陽痿早洩,頭麻手麻腳麻,血壓高。

在相關門診中,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為明顯

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若沒有重視自律神經失調,其嚴重性更是不言可喻。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危害機體的消化系統,造成脾胃不調,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胃和小腸在晚上會產生一種對消化道粘膜有修復用處的化學物品tff2蛋白質,假如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眠不足,就會危害這種物品的產生,從而大增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作率。

偏頭痛:長期失眠引發偏頭痛的原因可能與顱內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致使腦部皮質缺血有關,這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除了出現睡眠障礙外,還會在晚上睡眠期間反復出現頭痛癥狀。

慢性疲勞綜合癥:本病在臨床上很多見,特別是女性失眠患者,她們常訴說自己疲憊乏力,即使臥床休息也不能緩衝疲憊部分病者還具有低熱、畏寒、頭浦、咽喉浦、心煩、急躁等不舒適癥狀。

此外,長期自律神經失調還可引發中老年人腦病、女性更年期綜合癥以及糖尿病等嚴重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所以專家強烈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大家應謹慎對待並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底下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癥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可立即前往診所掛號尋求解決途徑

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癥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真的不難!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廣和中醫診所與廣仁堂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底下為診所相關門診資訊圖片

 

SSll15CEFDE5廣和中醫診所

原創 縱橫生長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 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挫折和失敗; 每個人都會承受一些痛苦和無奈;       1   失敗其實也是人生的常態,當你能夠坦然面對失敗,失敗也會把你當做朋友對待;   當你不再害怕失敗,失敗就會自動走開;當你不再把失敗當做失敗,你就會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機會也會悄悄來到你的門外,成功的大門也會為你敞開。   我想起前段時間,看了一本墨菲的《心想事成法則》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感觸頗深,有一位老礦工花了30年時間尋找珍貴的金屬礦藏,但是卻一無所獲,得到的只是失望與挫折。   直到最后又一次不幸來臨:他忠誠的騾子在一個蛇洞口被蛇咬傷而死去。在掘坑埋尸的時候,這位老礦工意外地發現了世界上最富饒銅礦。       2     一個人不管經歷了多少的挫折與失敗,都不要輕言放棄,也許就在你絕望的時候,機會已經悄悄來到你的門口。   所以,不管在任何時候,哪怕在你已經絕望的時候,也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在最黑暗的時候,也預示曙光就要出現,所以不要害怕失敗,一次一次的失敗只能證明你離成功更近了一點;屢戰屢敗,方顯英雄氣概;   所以,不要害怕失敗,一次一次的失敗,就是鑄就你成功路上的一個個臺階;當你不再害怕失敗,失敗才會給你一個精彩的未來。       3   如果失敗不可避免,那么就坦然面對失敗,把失敗當作上天對你的考驗,當作對自己的歷練;如果失敗不可避免,那么就讓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一次一次的失敗,讓懦弱的人更加懦弱,讓堅強的變得更加堅強,讓勇敢的人更加勇敢。   失敗有時也是一種補償,更是一種錘煉,它會促進一個人不斷進步和成長。 不管挫折還是失敗,都是一種經歷,而不是一種負擔。   一次次挫折和失敗,都是上天磨礪你的機會,也是上天給你的禮物,所以你必須勇于承擔,你必須從每一次的失敗中學習經驗和教訓,為以后的成功鋪平道路,所以失敗也是一種財富,因為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是其他方面永遠都學不到的。       4   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敗中一蹶不振,那才是真正的不幸。   有很多人因為一次失敗,就開始變得頹廢,不再相信自己,不再努力,不再去為夢想而拼搏。但卻不知道如果自己堅持下去那么等待你的將是不一樣的人生。   在短片《不負此生》中,面對失敗,他們選擇了堅持下去。   李娜 26歲 翼裝飛行運動員 她辭去了穩定的工作 背負壓力 去跳傘         趙晶晶 32歲 生物制藥科研主管 她放棄了高薪工作 面對多次失敗 堅持搞科研         張家宇 28歲 大學生村官 他放棄高薪工作下鄉扶貧 遭受質疑 用行動證明自己       席慕容說: “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么可以讓我氣餒的,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   余生很長,莫要慌張。不管生活給你多少焦慮煩躁,你只需保持自律自信的生活狀態。 生活有多少失望就會有多少希望,不要輕易妥協,更不要隨意放棄。 +10我喜歡

01   前一段時間回家,吃飯時父母提到了一個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說她畢業后考入了廈門民航局,月收入頗高。   話題進行到這,我大概能猜到接下來的內容。   父親試探性地問了一句:“你現在一個月到手有多少啊?”   我低著頭,一口一口把飯往嘴里送,小聲回答:“三千左右吧!”   我不再說話,話題到此也就戛然而止……   父母雖然沒有多說什么,但從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別人家的孩子十分羨慕,而對我,每月只能拿到足夠養活自己的工資,頗感無奈。   我的工作很清閑,每天整點上下班,幾乎不用加班,也沒什么壓力,我有大把的閑暇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直以來,我并不認為我拿到的工資與我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我自得其樂。   可這舒服的狀態,卻總是會在和別人比較中被打破。   每次和長輩出去,他們總會提起誰給父母買了新手機,買了新衣服,誰又帶家人去旅游......當這一條條他們眼中的孝順行為羅列出來時,我就會深切地意識到:我賺的錢,并不能滿足別人攀比的需求。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都被放進了一張張對比圖中,每一個方面都成了比較的內容。   從工作、收入到對象,再到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會有一些無形的對手,能拔得頭籌自然最好,若不能,也不允許拖了大部隊的后腿。   有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那么努力地往上爬就是為了想要過比別人都好的生活。   但我覺得,我們努力,只是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別人毫無關系。   02   在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收獲而無比滿足。   但選擇了攀比,就意味著人生開始為他人而活,我們的快樂、痛苦等種種情感都是在與另一個人的比較中產生,漸漸我們就會忽略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回報,失去成功的快感。   年底,又到了發年終獎的時候,朋友小優在一個機關單位工作,年底七七八八的補貼加起來,獎金也有兩萬多元。   但小優還是對單位有很多抱怨,我就感到疑惑:對于一個在單位工作一年多的人,年底能有上萬的獎金,已經不錯了,為什么還是不滿呢?   后來,她在電話里給了我答案:和她同期進來的同事,因為是研究生,每月工資比她高好多,加上人才引進政策,每年能比她多好幾萬的補貼。   小優的抱怨,是因為她只看到了事情的結果,卻沒有發現,不同的結果是因為不同的過程。   她和同事,不同的起點,不同的年齡,自然得到的也不一樣。   其實像小優這樣一畢業就能找到穩定工作,在別人看來,已經是人生贏家,可生活中每個人都傾向于往更高的地方看,看的太高往往忽視了自身。   發年終獎本應該是一件讓人期待、興奮的事情,可小優卻在與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得到獎金的喜悅,這難道不是一種遺憾嗎?   03   攀比不同于簡單的比較,“攀”讓比較的人不可以而為之,最后得到的只是落寞和自卑。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情節“三氣周瑜”,文武雙全的周瑜,本是東吳的一名大將,但卻陷入了與諸葛亮攀比的漩渦中。   有大將之才,卻無大將之氣,最后才會在討伐荊州失利后,被活活氣死,只能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憤恨。   但其實這世界上,哪有什么人可以自詡無人能敵呢?   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總會有人在某一些方面比自己優秀,但再優秀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弱點。   人們需要的并不是自己要比誰強,而是在與強者的較量中學會進步,讓現在的自己可以戰勝曾經的自己。   倘若小說中的周瑜能謙虛地取諸葛亮之長來補自己之短,相信故事的結局定會更加圓滿。   小說中的情節,沒有人可以證實是真是假,多少也帶有夸張的成分,但從“三氣周瑜”的故事中,我們還是能看出,攀比的人生真的很辛苦,到頭來只會發現,一輩子都在為別人而活,錯過了無數美好時光。   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亭臺樓閣,我們有自己需要的田園小筑,人生在世,云聚云散,寒來暑往,花開花落自有時。   拒絕攀比,傾聽自己的聲音,豁達寬容,學會放下,安于平靜,這樣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才能獲得更多幸福。   —END—   作者簡介:瀾,一個普通上班族,會看B站也會看CCTV,總希望可以靜下來,看著白云一點飄動,讓浮躁的心沉淀。 +10我喜歡

文/馮秀麗   走出地鐵出口,我聽見通道里有人在唱歌,唱的是《同桌的你》:“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讓我想起了我的學生時代,心里一陣激動。   聽著聽著,我感覺歌聲非常熟悉,難道是他?我加快步伐,過了兩個拐角,我看到了歌手。   他靠墻站著,穿著一身藍色牛仔服,雖然舊,但非常整潔,腳上的皮鞋擦得很亮。他低著頭,抱著吉他,邊彈邊唱,很沉醉的樣子。地上鋪著一塊兩米見方的紅色塑料布,一頂半新的白色氈帽口朝上放在上面,里面有幾張一元五元的鈔票。有三個人在聽他唱歌,一個是農民工,頭發凌亂,穿著破舊的軍大衣,腳邊是一個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子,里面裝著被褥衣服;另外兩個是一對年輕的情侶,女孩右手攬著男孩的左胳膊,頭靠在男孩的肩頭,左手不時從口袋里掏出什么吃的東西放進嘴里,偶爾往男孩嘴里塞一個。   果然是他!他是我高中的同學,也是我的同桌。我們兩個人非常要好,生活上互相照顧,學習上互相幫助,有了好東西兩人分享,有了痛苦兩人分擔。雖然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他是個要強的人,他說以后一定要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掙大錢,一定要讓自己的家庭有大的改觀。我說我也要考上好大學,我也要掙大錢,咱們今后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相互激勵,為理想拼搏。那段日子,我和他過得累并快樂著。   高考以后,我們分開了,他北上,我南下,各自走進了屬于自己的大學。大學期間,為了理想,我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平時聯系不多,偶爾電話聯系一下,從沒見過面。大學畢業后,他留在北京工作,我回到老家做了一名老師。最近兩年我們的聯系多了起來,經常在微信上交流,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當然,談的最多的還是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他說,他在北京生活得挺好,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過著和北京人一樣的朝九晚五的生活。他說,周六周日他經常到北京的各大著名景點去旅游,偌大一個北京城,他都快游遍了。他說,下一步他計劃出國旅游。這一點我信,他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曬旅游的照片,景點經常變換。我們同學都為他點贊,都很羨慕他。他說,誰要是來北京,一定跟他聯系,他請客,并且當免費導游,帶著大家游北京。可是聽去過北京的同學說,給他打電話時,不是打不通,就是他出差不在北京,總是見不著他的面。   我正想著,一首《同桌的你》唱完了。那對情侶相互摟抱著走了,沒有給他一毛錢。他看著他們的背影,想說什么,卻沒有說出來,只是緊緊地攥了攥拳頭。農民工解開軍大衣的扣子,從里面的口袋里掏出十元錢,摩挲了一會兒,把錢放進氈帽,對他說:“小伙子,別嫌少,都不容易。走啦!”說完,背起塑料袋子走了。他朝農民工鞠了兩個躬,大聲喊道:“大叔,謝謝你!謝謝你!”   他轉過臉,看到了我,先是一愣,接著一驚,趕緊放下吉他,走上前抱住我,高興地叫道:“老同桌,沒想到是你啊!真的是你啊!”   寒暄了幾句,我問道:“你這是工作之余來這兒掙外快的吧?一天能掙多少?”   他左右看看,搖搖頭,嘆了口氣,苦笑道:“老同學,實不相瞞,這就是我的工作,要是能掙外快就好了。在北京生活不容易啊!”他把氈帽里的錢收起來數了數,說:“夠咱倆吃炸醬面了!”我笑了。   他看見我身后的背包,笑容消失了,眼神也變了,那眼神里有疑慮,有排斥,有怨氣,還有怒氣。他問道:“你也來北京發展?你在這里……”   我搖搖頭,他長長地出了口氣。   一群又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從我們身邊匆匆走過,他看著手表,又看看走過去的人群,再看看空空的氈帽,顯得有些焦急。我知道自己該走了,就跟他告別。他沒有阻止我,說道:“等你安定好了,我請你吃飯。以后咱們見面的機會就多了。”   我剛走幾步,他追了上來,在我耳邊小聲說道:“老同桌,千萬不要給咱們同學說我現在的樣子。拜托了!”我點點頭。看著他的背影,我嘆了口氣,猛然間,我發現他倚靠的墻上有好幾個大屏幕,正循環播放著北京各個景點的宣傳片。   走出地鐵站,看看手里招聘歌手的廣告,我朝最近的公交站牌走去。我要盡快找到那個酒吧,卸下背后的吉他,背了這么長時間,肩膀都疼了。   02   同桌的他   文/馮秀麗   走出地鐵出口,我聽見通道里有人在唱歌,唱的是《同桌的你》:“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詞,讓我想起了我的學生時代,心里一陣激動。   聽著聽著,我感覺歌聲非常熟悉,難道是他?我加快步伐,過了兩個拐角,我看到了歌手。   他靠墻站著,穿著一身藍色牛仔服,雖然舊,但非常整潔,腳上的皮鞋擦得很亮。他低著頭,抱著吉他,邊彈邊唱,很沉醉的樣子。地上鋪著一塊兩米見方的紅色塑料布,一頂半新的白色氈帽口朝上放在上面,里面有幾張一元五元的鈔票。有三個人在聽他唱歌,一個是農民工,頭發凌亂,穿著破舊的軍大衣,腳邊是一個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子,里面裝著被褥衣服;另外兩個是一對年輕的情侶,女孩右手攬著男孩的左胳膊,頭靠在男孩的肩頭,左手不時從口袋里掏出什么吃的東西放進嘴里,偶爾往男孩嘴里塞一個。   果然是他!他是我高中的同學,也是我的同桌。我們兩個人非常要好,生活上互相照顧,學習上互相幫助,有了好東西兩人分享,有了痛苦兩人分擔。雖然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他是個要強的人,他說以后一定要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掙大錢,一定要讓自己的家庭有大的改觀。我說我也要考上好大學,我也要掙大錢,咱們今后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相互激勵,為理想拼搏。那段日子,我和他過得累并快樂著。   高考以后,我們分開了,他北上,我南下,各自走進了屬于自己的大學。大學期間,為了理想,我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平時聯系不多,偶爾電話聯系一下,從沒見過面。大學畢業后,他留在北京工作,我回到老家做了一名老師。最近兩年我們的聯系多了起來,經常在微信上交流,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當然,談的最多的還是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他說,他在北京生活得挺好,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過著和北京人一樣的朝九晚五的生活。他說,周六周日他經常到北京的各大著名景點去旅游,偌大一個北京城,他都快游遍了。他說,下一步他計劃出國旅游。這一點我信,他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曬旅游的照片,景點經常變換。我們同學都為他點贊,都很羨慕他。他說,誰要是來北京,一定跟他聯系,他請客,并且當免費導游,帶著大家游北京。可是聽去過北京的同學說,給他打電話時,不是打不通,就是他出差不在北京,總是見不著他的面。   我正想著,一首《同桌的你》唱完了。那對情侶相互摟抱著走了,沒有給他一毛錢。他看著他們的背影,想說什么,卻沒有說出來,只是緊緊地攥了攥拳頭。農民工解開軍大衣的扣子,從里面的口袋里掏出十元錢,摩挲了一會兒,把錢放進氈帽,對他說:“小伙子,別嫌少,都不容易。走啦!”說完,背起塑料袋子走了。他朝農民工鞠了兩個躬,大聲喊道:“大叔,謝謝你!謝謝你!”   他轉過臉,看到了我,先是=一愣,接著一驚,趕緊放下吉他,走上前抱住我,高興地叫道:“老同桌,沒想到是你啊!真的是你啊!”   寒暄了幾句,我問道:“你這是工作之余來這兒掙外快的吧?一天能掙多少?”   他左右看看,搖搖頭,嘆了口氣,苦笑道:“老同學,實不相瞞,這就是我的工作,要是能掙外快就好了。在北京生活不容易啊!”他把氈帽里的錢收起來數了數,說:“夠咱倆吃炸醬面了!”我笑了。   一群又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從我們身邊匆匆走過,他看著手表,又看看走過去的人群,再看看空空的氈帽,顯得有些焦急。我知道自己該走了,跟他告別。他沒有阻止我,說道:“以后再來北京,早打電話,我請你吃飯!”   我剛走幾步,他追了上來,在我耳邊小聲說道:“老同桌,千萬不要給咱們同學說我現在的樣子。拜托了!”我點點頭。   看著他的背影,我嘆了口氣。猛然間,我發現他倚靠的墻上有好幾個大屏幕,正循環播放著北京各個景點的宣傳片。     【作者簡介】馮秀麗,男,山東莘縣人。現為莘縣第二中學教師,莘縣作家協會會員。工作之余喜歡讀書、寫作,寫過詩歌、散文、小說,文章曾在當地報刊發表。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sf10ss17s 的頭像
    ssf10ss17s

    百貨公司周年慶.

    ssf10ss17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